离合器片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,主要负责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与中断。其工作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:
1. 动力传递原理
当离合器踏板未踩下时,压盘在膜片弹簧作用下将离合器片压紧在飞轮上,通过摩擦力将发动机扭矩传递至变速器输入轴。离合器片的摩擦材料(通常为石棉基或陶瓷基复合材料)与飞轮表面产生静摩擦力,实现同步旋转。
2. 扭矩传递路径
发动机飞轮→离合器摩擦片→变速器输入轴→齿轮组→传动轴→差速器→半轴→驱动轮。离合器片的扭转减振弹簧能吸收发动机的扭转振动,减少传动系统冲击。
3. 分离与结合控制
- 分离过程:踩下踏板时,分离轴承推动压盘膜片弹簧,解除对离合器片的压紧力,切断动力传递,便于换挡。
- 结合过程:缓慢释放踏板时,压盘逐步压紧离合器片,通过滑摩阶段(约200-500转/分钟转速差)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转速同步。
4. 关键设计参数
- 摩擦系数(通常为0.3-0.5)
- 许用面压(2-4 MPa)
- 热容量(需耐受400℃瞬时高温)
- 耐磨性(寿命约8-15万公里)
5. 不同类型离合器特性
- 干式离合器:散热较差但传递效率高,多用于手动变速箱。
- 湿式离合器:浸油冷却,耐用性强,常见于双离合变速箱(DCT)。
6. 失效模式
打滑(摩擦材料过度磨损)、抖动(压盘变形)、异响(分离轴承损坏)是典型故障。需定期检查踏板自由行程(10-15mm为佳)和液压系统油位。
离合器性能直接影响起步平顺性、换挡质量和传动效率,其设计需平衡热负荷、耐久性与操控感受,是机械-热力学综合作用的精密部件。采用渐开线齿形的双质量飞轮可进一步降低NVH(噪声振动)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