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保险并不强制要求购买三种特定险种,但根据不同用车场景和风险管理需求,通常建议优先考虑以下几个核心险种及其组合:
1. 交强险(必选项)
法律强制要求购买,主要赔偿第三方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。保障额度有限(死亡伤残限额18万元/人,医疗费用1.8万元/人,财产损失2000元),无法覆盖高额事故赔偿。
2. 商业险中的关键险种
第三者责任险(推荐高保额)
补充交强险的不足,建议保额至少200万元以上(一线城市建议300万起),应对豪车损毁或重大人伤事故。赔付范围包括诉讼费、精神损失费等附加费用。
车损险(按需选择)
覆盖自身车辆维修费用,2020年车险改革后已包含盗抢险、自燃险、玻璃单独破碎等7项附加险。尤其适合新车、高端车型或贷款购车用户。
车上人员责任险(可替代方案)
保障本车乘客伤亡,但额度通常较低。更优解是搭配 驾乘意外险,保费更低且保额可达50万/座以上。
3. 附加险的实用选择
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险
第三者责任险通常不赔医保目录外用药,此险种可覆盖高价自费药,保费约20-50元。
车轮单独损失险
适合易爆胎车型或经常行驶恶劣路况的车主。
4. 特殊场景险种
新能源车专属险
包含三电系统(电池、电机、电控)保障,自燃险保额涵盖全车价格。
涉水险(南方多雨地区)
传统燃油车发动机进水维修费高昂,需单独投保。
投保策略建议:
经济型方案:交强险 + 三者险(200万)
全面保障:交强险 + 三者险(300万) + 车损险 + 医保外用药险
贷款车辆:通常强制要求车损险+盗抢险(已并入车损险)
保险本质是风险转移工具,选择需综合车辆价值、使用环境、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。不建议盲目追求“全险”,但核心责任保障不可缺失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