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ID.系列是大众汽车集团基于专为电动汽车设计的MEB平台(Modular Electric Drive Matrix)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家族,其技术先进性体现在平台、三电系统、智能化及制造工艺等多个维度。
一、技术先进性体现
1. 纯电专属平台 - MEB
MEB平台是大众集团斥巨资研发的纯电模块化平台,其技术优势在于:
- 布局合理性:电池平铺于底盘中部,实现了车辆前后轴的理想配重(接近50:50),提升了操控稳定性。同时,由于没有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总成限制,轴距更长,车内空间利用率极高,提供了B级车的外形、C级车的内部空间。
- Scalability 扩展性:平台可灵活适配不同电池容量、电机配置和驱动形式(后驱/四驱),覆盖从紧凑型车到SUV乃至MPV等多种车型。
- 智能化电子电气架构:采用名为E³的端到端电子电气架构,支持更强大的车载计算机和软件功能,为实现OTA空中升级(Over-The-Air)奠定了基础。
2. 三电系统技术
- 电池:采用宁德时代等供应商提供的三元锂电池包,电池管理系统(BMS)由大众自主研发,确保了电池的安全性、稳定性和寿命。电池包均经过严苛的安全测试(如针刺、火烧、碰撞、浸水等)。
- 电机:采用永磁同步电机,效率高。APP310后驱永磁同步电机是其代表产品,将电机、电控、减速器高度集成,具有体积小、重量轻、功率密度大的特点。
- 能量回收:具备强效的能量回收系统,支持B挡模式,在多数情况下可通过单踏板操作实现减速,有效提升续航里程。
3. 智能化配置
- 驾驶辅助:搭载Travel Assist全旅程驾驶辅助系统,支持L2+级辅助驾驶功能,包括ACC自适应巡航、车道保持、变道辅助等。
- 人机交互:配备智能的ID. Light光语系统(通过前风挡下的灯带与驾乘者互动)、AR-HUD增强现实平视显示系统(将导航信息与实景道路融合),以及最新的ID. OS车载智能系统。
4. 制造工艺
大众ID.系列产自高度自动化的“关灯工厂”(如上海安亭MEB工厂),自动化率非常高,确保了生产精度和品质的一致性。
二、车型价格概览
大众ID.系列在中国的售价因车型、配置和电池容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。以下价格为指导价,实际成交价因地区优惠和政策(如新能源补贴)会有所不同。
车型 | CLTC续航里程 (km) | 动力形式 | 指导价区间 (万元) |
---|---|---|---|
ID.3 | 450 | 后驱 | 16.29 - 19.29 |
ID.4 X (上汽大众) | 425 - 617 | 后驱/四驱 | 19.59 - 28.35 |
ID.4 CROZZ (一汽-大众) | 425 - 600 | 后驱/四驱 | 19.39 - 28.55 |
ID.6 X (上汽大众) | 460 - 617 | 后驱/四驱 | 25.99 - 33.89 |
ID.6 CROZZ (一汽-大众) | 460 - 601 | 后驱/四驱 | 25.89 - 33.69 |
三、总结与评价
大众ID.系列在技术层面上是先进且成熟的。其先进性并非追求某项参数的极致,而是体现在整体架构的合理性、生产的规模化和可靠性上。MEB平台作为传统汽车巨头转型电动化的代表作,体现了深厚的造车底蕴和对电动车需求的深刻理解。
与一些新势力品牌相比,ID.系列的智能化体验(特别是车机软件)初期曾受到一些用户诟病,但通过持续的OTA升级正在不断改进。其优势在于扎实的底盘调校、精准的操控感和卓越的做工品质,驾驶感受更接近传统豪华燃油车,而非一味追求加速性能。
在价格方面,ID.系列定位主流消费市场,与同级别燃油车(如大众自家途观L、探岳)价格已非常接近,展现了传统车企利用规模化生产控制成本的优势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