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景SUV的具体日产量因生产计划、市场需求、供应链状况等因素动态调整,官方通常不会公开单日生产数据。以下是相关分析:
1. 产能基础
吉利汽车在浙江台州、湖南湘潭等地的生产基地具备柔性生产线,远景SUV通常与博越等车型共线生产。单条生产线理论节拍可达60JPH(每小时60辆),按双班制20小时计算,理论日产能约1200辆,但实际产量会预留设备维护、品控检测等时间,通常维持在800-1000辆/日的区间。
2. 供应链协同
发动机、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由吉利义乌动力基地供应,轮胎、电子元件等依赖外部采购。若芯片短缺或物流延迟,日产量可能下浮30%-50%。例如2021年全球缺芯期间,部分产线曾降至单班生产。
3. 淡旺季波动
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前,工厂可能通过加班扩产至120%设计产能;春节前后则减少排产。2023年三季度财报显示,吉利宝鸡工厂曾为应对出口订单,将远景SUV日产临时提升至1500辆。
4. 质量控制限制
每台远景SUV需经历焊装精度检测(±0.5mm公差)、四轮定位、淋雨测试等186项工序,质检流程约占用20%生产工时,这是硬性制约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。
5. 新能源转型影响
随着吉利聚焦银河系列,传统燃油车型产能逐步调配,2024年远景SUV的成都生产线已改造为混动专用,日产量缩减至600辆左右。
汽车制造业普遍采用Just-in-Time生产模式,实际产量需综合考量订单池深度、库存周转率(当前行业平均45天)及经销商反馈。据乘联会数据,2023年远景SUV年均月销约7000台,折算单日产量大致在230-250辆区间,低于设计产能,反映市场供需平衡策略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