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可能因多种原因出现中断,以下为常见情况及技术分析:
1. 电网供电不稳
电压波动或瞬时断电会触发充电桩的保护机制,导致充电暂停。尤其在农村或老旧电网区域更易发生,部分充电桩会配备储能缓冲装置以应对短时断电。
2. 充电设备故障
充电桩内部模块(如整流器、接触器)过热或通信模块异常时,系统会主动终止充电。国标GB/T 18487.1-2015要求充电设备必须配备过温保护和绝缘监测功能。
3. 电池管理系统(BMS)干预
当电池温度超过45℃或单体电压差>300mV时,BMS会强制停止充电。快充至80%后,电池会主动降低充电功率(即充电曲线下降段),部分用户可能误判为中断。
4. 人为操作因素
误触充电紧急按钮、APP远程停止或刷卡重复认证失败均可能中断。部分品牌设有充电延迟重启功能,需等待30秒后才能恢复。
5. 支付系统异常
预付费模式下余额不足或网络通信超时(如4G信号弱)会导致服务终止。部分运营商采用离线计费模式,但仍需定期联网校验。
扩展知识:
新型V2G技术可实现逆向供电,充电期间若电网需求激增,车辆可反向放电支持电节;
液冷充电可将持续充电电流提升至600A以上,减少因过热导致的意外中断;
ISO 15118标准支持即插即充(Plug&Charge),可避免因身份认证失败造成的启动中断。
充电中断后应及时检查车载仪表故障码,多数情况下重启充电流程即可恢复,频繁中断建议检查充电口CC信号针脚是否氧化。
查看详情
查看详情